咨询电话:0535-6672791

区域国别学院

深耕“立德树人之本” 重犁“区域融通之才”

一、应势而立,积基树本启新程

锚定国家战略和开放山东建设,聚焦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实需求,学校着眼于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于20247月在全国首家设立区域国别学院。


区域国别学院、研究院揭牌仪式

区域国别学院聚焦环北太平洋区域国家研究,以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智库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学院特色化、高水平建设。学院朝鲜语、日语专业排名等级均为B+,分别位列全省第四名和第六名;学院首批获批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国际事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同时设有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日语笔译、朝鲜语笔译)。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2/3的专任教师具有日韩留学背景,专任教师平均任教年限为13年。年,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9项(重点1项),省部级课题6项(重点1项),明末朝鲜使臣笔下的山东研究荣获山东省社科三等奖;承担省本科教改项目2项(重点1项),基于BEU平台的通专结合、专创融合商务外语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荣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教育类),致用日语会话教程1-3首批获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项目,翻译理论与实践获批省一流本科课程;学院与烟台市社科联、烟台市融媒体中心、烟台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烟台市国际传播智库,“关于推动我省自贸便利化制度创新的建议”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政协好提案”,横向课题到账经费729万元。学院学科、人才、智库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服务学术共同体特色开始凸显。

国家社科立项证书

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项目


省一流本科课程

2024年度山东省政协好提案

烟台市国际传播智库

二、思政固本,以德为先育贤才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学院2019年获批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2019年获评高校院系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优秀成果2021年获评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2023年连续8年获评鲁东大学党建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学院党总支和学生党员工作站分别入选学校党建工作品牌特色培育创建项目。1个支部被评为鲁东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获学校精品党课一、二、三等奖3项,获学校我和我的支部党员教育系列活动优秀作品一等奖1项,实践教育活动先后《光明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网等媒体报道3篇。

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奖状

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高校院系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优秀成果

三、平台聚力,搭阶铺就成长路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发展和完善数字资源平台、学术资源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政治、人文、科学素养,语言、国情、专业知识,交流、实践、创新能力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建有数字化语言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拥有讯飞智慧教学平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数据库综合平台、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中语智慧教学平台、智能化多语种教学与科研平台、国际货代实训平台数字资源平台,创设出符合专业特色的一平三端智慧教学模式,两学一研一练四签一管一推的智慧教学管理特色。

数字化语言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建有东北亚研究院(教育部备案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山东省与韩国交流合作研究中心、山东省与法国交流合作研究中心、魁北克研究中心四个省部级学术资源平台,建有区域国别研究院、东亚文化交流与合作研究所、盈科非洲现代产业研究院三个校级学术资源平台;学院与行业协会具有密切联系(张德强教授为韩国圆光大学中国校友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副秘书长、山东华美国际教育研究院长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王晓东教授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山东分会会长、烟台市翻译协会会长);学院积极开展学术讲座、研讨会及学术交流活动,主办了第二届全国区域国别学刊物主编高层论坛。

区域国别研究院

烟台市翻译协会换届大会

第二届全国区域国别学刊物主编高层论坛

数字资源平台、学术资源平台为打造“语言培训+区域国别研究+学科交叉培养+实践应用锻炼”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中外互通,交流互鉴促成长

学院坚持以国际化为重要驱动,高度重视国际合作办学与境外实践,积极拓展海外留学、实习渠道,大力推进学生赴海外留学和境外实习。

学院先后与关西大学、爱知学院大学、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九州外国语学院、长崎外国语大学、仁川大学、全北大学、群山大学、圆光大学、嘉泉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联合开展2+2”“3+1”“3+2”等模式的培养项目,确保学生出国学习、亲身体验目的语国家文化的机会,以培养其跨文化交流的综合能力。2023年以来学院有70余名本科生出国留学。


学院宣讲出国留学政策

学院与荏原空调、日本国际交流发展促进协会、大宇造船、韩亚航空等10多家日韩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境外实习项目。近一年,已有6名学生成功奔赴日本企业参与实习。留学与实习期间,学生能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与当地人员密切互动,深度融入当地社会,全方位体验目的语国家文化。境外实习不仅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更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显著增强了跨文化交流能力,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跨越,为未来投身国际化舞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学生赴海外实习交流

五、知行合一,践履致用展锋芒

学院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围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全面强化实践育人支撑体系。以年级辅导员为引领,充分调动专业老师和学业导师的积极性,依托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把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融入学生文化活动和创新实践活动中去,彰显学生青春活力,展现学生风采。近三年,学院组织学生赴东营、海阳、向阳街道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6次;组织开展法护黄河青春行温暖清明,关爱有您悦学盛夏,共筑未来等实践活动20余次。实践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夯实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学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六、以赛促学,社会认可铸口碑

学院以强化学生专业基础为目标,依托课程育人团队和科研育人团队,围绕专业能力提升,搭建学生学业成长支撑体系拓宽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专业竞赛活动渠道,通过组织和指导优秀学生团队备赛参赛,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展示专业培养成果。近三年,各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获第六届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各等级奖励26项,首届山东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等省部级竞赛各等级奖励21项,其他各级别赛事奖励68项。

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各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责任心强、实践能力强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98%以上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良好学院毕业生的社会知名度和声誉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学院学生获奖证书